收藏
点赞
阅读
微博

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在我国,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关注人类优势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科学,为探索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优势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科学,旨在帮助人们发现、培养并利用自身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各民族之间血脉相融、情感相依、命运相连的社会意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性存在的共同认知、情感归属和行动导向。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可以看作是一个激发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通过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自我认同和归属感,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方面,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在涉及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问题上,他们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还存在一些偏差。例如,他们对国家政策、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意义缺乏全面认识。此外,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一些大学生在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积极心态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乐观、自信和坚韧不拔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生而言,培养积极心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环境,增强自我认同和归属感。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授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和找到应对压力的策略。同时,高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平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文化认同。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同时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民族文化课程、举办民族文化节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授民族文化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同时,高校还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活动,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以激发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创造力。

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加深相互理解。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加深相互理解和尊重。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民族团结主题班会、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大学生传授民族团结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活状况。同时,高校还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实践活动,如民族交流互访、民族志愿服务等,以加深与各族学生的友谊和合作。

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发展状况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创新创业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现实和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可以鼓励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作出贡献。

营造积极外部环境,形成良好氛围。积极外部环境是指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对其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包容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高校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等方式,为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包容的学习氛围。同时,高校还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发展自己。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通过培养积极心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强化社会实践教育和营造积极外部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和发展。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高校对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更应该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谭佳雪

校对:程丽清

二审:余仙仙

三审: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