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创新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看病“往外走”变就医“家门口”
8月1日,拆除钢板3天后的老付,按照医嘱正在接受输液康复治疗。他伸出左手,握拳、弯曲、活动手臂……向笔者展示手臂康复情况并点赞医院:“技术过硬,服务贴心。”
69岁的付延吉是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镇一名退役军人,春节前不慎摔断左手,于是在县人民医院手术接骨并钢板固定。如今手臂康复,需要拆钢板。正愁跑县城舟车劳顿且麻烦时,听闻同镇老友在邻近的许家坝镇卫生院做了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都能换,拆个钢板应该不在话下。”随后,付延吉来到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的许家坝镇卫生院,顺利完成拆钢板治疗。
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放心的医疗服务,这和我省创新创建县域医疗次中心密不可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贵州医改瞄准的正是这条路。此前,医疗人才缺乏,设备落后、缺医少药,百姓看病贵、看病远、看病难……基层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成为贵州推进医改的“靶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医共体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2021年,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首次提出,依托乡镇卫生院现有资源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2022年和2024年,省政府将“建设50个县域医疗次中心”纳入“十件民生实事”。2023年出台深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省级文件,累计统筹配套7.5亿元资金强力推动,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纳入省委深改委重大调研课题,按照“县级公立医院—县域医疗次中心(中心乡镇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村卫生室”梯次带动模式搭建县域医共体。
思南县卫健局副局长刘成林介绍,思南由县人民医院、县民族中医院为牵头单位,以乌江河为界,组建河东、河西两个中心医共体,通过强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统筹布局,增强次中心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以塘头镇、许家坝镇卫生院两家二级医院为两翼,其他26个乡镇卫生院为枢纽,502个村卫生室为网底,构建强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作为医共体牵头医院,思南县人民医院在次中心建设上,在人才培养、技术指导、医院管理等多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快速且高质量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全县建立了顺畅的医院合作关系,在人才带教、上下转诊、远程会诊等方面建立了常态机制,医共体更加紧密。”医院党委书记邓崇第说。
通过次中心建设,许家坝镇卫生院新增、完善了内镜、五官、骨科等多个科室,引进了腹腔镜、胃肠镜等医疗设备,开展了膝关节置换、激光取石等医疗技术,增设了电梯,优化了就医环境。副院长陈云芹说:“医院提质升级后,医疗服务覆盖并辐射青杠坡、张家寨、香坝、枫芸等乡镇约15万人口。”
与思南县一样,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医疗“头大尾巴小”的情况更加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薄弱,凭借4条高速、一条高铁过境的便利,不少群众看病就医“往外走”。抢抓次中心建设机遇,三都出台改革政策,累计筹集资金2200万元,规划在东部、南部、中部建设3个次中心。
为了建设好次中心,三都自治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总院党委书记赵高伦先后深入乡镇卫生院实地调研超80次,推动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紧密“牵手”,科室共建、完善设备、人才培养、薪酬改革、优化就医环境……一项项针对性举措落实落地,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我们以次中心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让老百姓看病就医更便利。”三都自治县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凤乾说。
数据显示,上半年,三都县域门急诊5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2.57%;居民医保县域支付较去年同期增长14.75个百分点,医保资金回流2557.914万元。
在与三都自治县相距280公里的遵义市凤冈县,以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联合14家镇(街道)卫生院和3家民营医院建立医共体,通过推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考核、药械“六统一”管理,医共体总院选派执行院长和驻点专家下沉至卫生院,而乡镇卫生院选派骨干到总院进修。
凤冈县琊川镇卫生院作为次中心建设项目,设置有麻醉科、手术室等23个科室,配备了CT、肠胃镜等医疗设备,县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大幅度提升,实现了门诊、住院均次费用下降,为群众节约就医成本超5000万元。
政策给力、改革发力,贵州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般疾病在家门口的乡镇卫生院就能得到治疗,县域内就诊率达92.64%。目前,全省建设县域医疗次中心150个,已建成100个,正在建设50个,去年门急诊和住院服务群众达654万人次,为群众减轻医疗负担3.2亿元。